找到相关内容7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生圆次第(2)

    念处,世尊在经典中也曾多次开示这个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本,如何不清净,以此来消除众生对身体的执着和爱恋。然而在胜义谛的见解中,一切法本自清净,一切法皆是佛的坛城。  密乘是属于果位的修法,其见地自然有别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0167764.html
  • 王恩洋:实有真空中道了义论

    依诸相假立诸法,便忆持故,便宣说故,便修治故。既有诸法即依诸法假立诸我,便呼召故,离怖畏故,顺世间故,显示凡圣自他差别因果前后各自成流故。此中唯法无我唯相无法者、是为胜义谛、诸法实相。此中依法立我依相立法者、...宁谓断灭空无,始无我耶?!然此胜义,智者始知。设于痴人,实增其怖。此六识所以先陈,而藏识唯为胜者开示者也。  三唯识双遣双诠非有非空中道了义。或谓我中观人于胜义谛一切法空。于世谛中心境皆有。唯识家言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667812.html
  • 试析洞山禅法之特质(上)

    佛学胜义谛的大德,从《世说新语·文学篇》注文中所引他的《逍遥游论》及《妙观章》来看,他不但精通玄学,更能援玄学以入佛。其“色不不有,虽色而空,故曰色即为空,色复异空一,以及“夫色之性,色下自色,;不自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567861.html
  • 帝洛巴尊者传(1)

    心灵语言,此语言能直接反映及解释一切的相对体验。然而,不论概念的相对用途多么神奇,在学习及沟通上,这种复杂的指射过程有它的极限。语言文字无法对真实义产生直接了解,心的真实要点,不依靠任何事物的胜义谛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367900.html
  •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

    经及437经)。[15] 有部四大论师之世友(Vasumitra)及法救(Dharmatrata)皆同样赞同此说法。[16]  有部是事理二谛说,四谛事相是世俗谛,四谛的理(共相)是胜义谛。[17]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1468036.html
  • 中观唯识了不义不了义略论——兼与苦心法师商榷

    加以区别,互相通用的原故,从《摄论》中可以看出。胜义谛,是诸法法性、法界、实际、真如,若按一般说法,应该叫胜义谛性才对,《解深密经》却偏偏叫胜义谛相,这便是性、相在唯识学上互用的铁证。唯识宗所谓的自性、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768206.html
  • 周叔迦:唯识研究(2)

    ”“法空”,能除一切分别种子。前二智叫“法智”;后一智叫“类智”。这“观安立谛”有二种:一是“观能取所取”,便是观“胜义谛”;二是观下上谛境,便是观“世俗谛”。这二种中每种都分十六心。这“观能取所取”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668372.html
  • 文白对照《清凉山志》(1)

    。又称胜义谛、真谛、圣谛、涅槃、真如、实相、中道、法界。总括其名,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,为诸法中之第一,故称第一义谛。  ⒁见爱:我见邪见等一切迷理之惑,谓之见,贪欲嗔恚等一切迷事之惑谓之爱。见者一切之...

    明 镇澄 今 苏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268399.html
  • 空性与暴力:龙树、德里达与列维纳斯不期而遇的交谈

    语言化的活动。在大乘佛教中,它们被称为「胜义谛」(梵 paramartha-sat)、「法性」(dharmata)、「真如」(tathata )或「空性」(wunyata)。就如同龙树在《中论》?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369899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三)

    。”  云何为“二谛”?佛说三藏十二分教,总之不出真俗二谛义理,诸法千差万别,亦皆摄在其中。谛者,真实义。“真谛”表诸法之性,“俗谛”明诸法之相,真谛又名胜义谛,或第一义谛。此唯诸佛方能究竟证知,证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970437.html